4月8日,广东省林业局召开加快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和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通报了2021年度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省级核验情况和2021年度有害生物防治与防控成效核验情况,研究部署了广东省春季造林、古树名木保护、有害生物防治三项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广东省各地已完成造林任务14.7万亩,完成备耕整地15.8万亩,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14.6万亩,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1.0万亩。今年广东将完成压减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1.5万亩,实施林地薇甘菊防治49.98万亩、红火蚁防治10.81万亩,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疫点镇“双下降”。
会议强调,各地要多方统筹落实资金,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要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时间任务倒逼机制,细化目标任务,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造林绿化全过程监管,围绕“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严把用地关、苗木关、设计关和监管关,全面提升造林绿化质量。要创新造林机制,全面推行先造后补造林管理模式,积极推行林业以工代赈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将林业生态建设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造林绿化活力。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要从“两个维护”的高度,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力度。各地要开展补充调查和挂牌工作,按照“一树一档”要求,百分百落实古树悬挂保护牌,并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逐步推动古树名木资源动态管理。要建立古树名木视频监控体系,加大古树名木监管力度,推行古树名木管理巡查制度,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健康状况较差的古树名木进行抢救复壮。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绿委协调、督促、指导职能,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树名木。涉及树木迁移、砍伐的情况,必须充分征求专家、公众的意见,要依法从严审批、从严监管。各地要坚持目标导向,以《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立年度防治目标,采取“包片挂点”的方式,强化督导督办。要多措并举拔除疫区疫点,统筹松材线虫病防控与生态修复工作,组织做好飞机喷洒噻虫啉等防治媒介昆虫工作,推进疫情拔除镇级试点示范。要加强疫木清理,建立健全疫情常态化除治机制,健全疫木定点处置和全过程跟踪管控机制,确保“疫木下山必进厂,进厂疫木必处理,处理疫木必彻底”。要加强监测防控,科学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全面推行网格化监测管理,组织实施林地红火蚁、薇甘菊防治,落实红火蚁边监测边清除动态清零措施,适时开展松毛虫、竹蝗等防治工作,执行疫区管理制度,做到“防早、防小、防了”。(陈日强)